負評處理方式

企業公關危機:如何迅速移除搜尋引擎上的負評?

企業公關危機:如何迅速移除搜尋引擎上的負評?

在當今數位時代,企業的聲譽不再僅由傳統媒體的報導所定義,更由搜尋引擎結果頁(SERP)上的內容所主宰。當公關危機爆發時,一則負面新聞、一篇憤怒的部落客文章、一個充滿怨氣的消費者評論,或是一段被瘋狂轉載的指控影片,都可能佔據品牌關鍵字搜尋結果的前幾名,對企業形象、消費者信任乃至營收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迅速移除」負評是每個企業的直觀願望,但我們必須先理解一個核心現實:你幾乎無法直接「移除」那些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屬實或受言論自由保護的負面資訊。 搜尋引擎如Google是一個索引平台,而非內容仲裁者。因此,所謂的「移除」策略,實際上是一套結合了法律、公關、技術與行銷的綜合性工程,其核心在於「聲譽管理」與「能見度取代」。本文將深入剖析這套系統性的作戰手冊。

第一部分:危機爆發的當下——緊急應變與止血

在負面內容如野火般蔓延的初期,速度至關重要。此時的目標是控制災情,防止單一負面事件演變成全面的品牌信任崩潰。

1. 立即啟動危機管理小組
這不是SEO團隊的獨立戰役。小組應包含:最高決策者(如總經理)、公關、法務、客服、行銷與SEO專家。每個成員都有明確分工:

  • 決策者: 提供戰略方向與資源授權。
  • 公關團隊: 負責所有對內對外的溝通口徑。
  • 法務團隊: 評估法律風險,準備律師函,判斷哪些內容可能涉及誹謗、侵權或隱私洩漏。
  • 客服團隊: 作為第一線烽火台,收集客戶反饋,統一回應口徑,安撫消費者情緒。
  • 行銷與SEO團隊: 監控輿情,分析SERP變化,並準備執行後續的SEO壓制策略。

2. 全面監測與情境評估
你無法管理你無法衡量的東西。動用所有工具來掌握全局:

  • 進階監控工具: 使用像Brand24、Mention、Talkwalker等工具,設定品牌名稱、相關關鍵字、高階主管名字,進行全天候的輿情監測。了解負面聲量的來源、規模與擴散速度。
  • 手動搜尋分析: 以無痕模式(避免個人化搜索干擾)搜尋你的品牌名、產品名及「品牌名+爭議」、「品牌名+投訴」等長尾關鍵字。記錄下:
    • 負面內容出現在SERP的哪些位置(第1頁第1名是最致命的)?
    • 負面內容的來源是什麼?(新聞網站、論壇、社群媒體、個人部落格?)
    • 內容的性質為何?(是事實陳述、主觀抱怨、惡意抹黑,還是競爭對手的攻擊?)
    • 有多少其他網站引用了這則負面內容?

3. 迅速且真誠的官方回應
沉默或狡辯是危機擴大的最佳催化劑。你的官方回應必須即時、透明且充滿同理心。

  • 選擇發布平台: 在最容易被看見的地方發布聲明,通常是公司官方網站的新聞稿專區、官方社群媒體(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等)。
  • 聲明內容要點:
    • 承認與致歉: 首先對受到影響的人表示誠摯的歉意。即使事件責任歸屬尚未完全明朗,對用戶的「不佳體驗」表示歉意是必要的。
    • 陳述事實: 清晰、簡潔地說明目前已知的事實,避免使用專業術語或推卸責任的言辭。
    • 說明處理措施: 明確告知公眾你正在採取哪些具體行動來解決問題(例如:成立專案小組、啟動內部調查、提供客戶補償方案等)。
    • 提供溝通管道: 給出一個專門的聯絡窗口(如特定Email或客服專線),讓受影響的利害關係人能夠直接與你聯繫。
    • 承諾跟進: 承諾在調查有進一步結果時,會再次向公眾更新。

這份官方聲明本身,就是後續SEO壓制策略中最重要的「正面內容」之一。

4. 評估直接移除的可能性
在進行上述步驟的同時,法務與公關團隊應評估直接要求來源網站移除內容的可能性。

  • 聯繫網站管理員: 如果負面內容是來自一個相對小型的部落格或論壇,可以嘗試以謙遜、解決問題的態度直接聯繫站長。解釋你已經採取的措施,並詢問是否可以在問題解決後,將貼文更新或移除。注意: 態度強硬或威脅往往適得其反。
  • 法律途徑: 如果內容明顯涉及誹謗、散布不實謠言、侵犯商標權、或洩露商業機密與個人隱私(如員工個資),你的法務團隊可以發出正式的律師函(Cease and Desist Letter),要求對方下架。若對方不從,可考慮提起訴訟。這是一把雙面刃,需謹慎評估其可能帶來的二次公關傷害。

第二部分:搜尋引擎官方移除途徑——善用Google的規範

對於某些特定類型的負面內容,你可以透過Google提供的官方管道申請將其從搜索結果中移除。

1. 基於個人隱私資料的移除
如果負面內容中包含了足以導致身分盜用或財務損失的個人敏感資訊,例如身分證號碼、銀行帳戶、親筆簽名、手寫通訊地址等,你可以使用Google的「移除個人聯絡資訊」表單提出申請。Google在評估後若認為確有風險,會將該搜尋結果移除。

2. 版權侵權投訴(DMCA)
如果負面內容未經授權使用了你的版權素材,例如公司內部文件、受版權保護的圖片、商標圖樣或原始程式碼,你可以透過Google的版權侵害檢舉表單提出DMCA投訴。一旦查證屬實,Google會將侵權的搜尋結果下架。注意: 此方法僅適用於版權素材本身,不適用於負面文字意見。

3. 法律規定下的移除
如果內容違反了你所在地區的法律(例如法院已判決該內容為誹謗並要求移除),你可以向Google提出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請求移除在該地區Google網域(如google.tw)的搜尋結果。

重要提醒: 這些官方管道有其嚴格的適用範圍。企圖濫用這些機制來打壓合理的批評,不僅不會成功,還可能被公開在像Lumen Database這樣的網站上,引發另一波「企圖掩蓋真相」的負面新聞。

第三部分:SEO壓制策略的核心——以正面內容取代負面能見度

這是整個戰役中最關鍵、最需要長期投入的部分。其核心邏輯是:搜尋引擎結果頁的排名位置是有限的。與其執著於讓一個負面連結「消失」,不如創造更多強大、相關、且受搜尋引擎青睞的正面內容,將那些負面內容擠到第2頁、第3頁甚至更後面。 研究顯示,絕大多數的點擊都發生在第1頁,特別是前5名。因此,你的目標是讓使用者在搜尋你的品牌時,第一眼看到的都是你控制的正面內容。

1. 內容資產盤點與強化
首先,鞏固你已有的官方陣地,確保它們在搜尋結果中佔據主導地位。

  • 官方網站: 你的官網應該是品牌關鍵字無可動搖的第一名。確保其技術SEO(網站速度、行動裝置友善性、結構化資料)無可挑剔。
  • 社群媒體檔案: Facebook、Instagram、LinkedIn、Twitter(X)、YouTube等官方帳號的頁面,通常擁有很高的網域權威,極易排名在SERP前列。確保這些檔案的資訊完整、更新頻繁,並在名稱中包含品牌關鍵字。
  • 在地商家資訊: 如果你的企業有實體位置,確保Google我的商家(現為Google Business Profile)資訊完全正確、並擁有大量正面評價。這在本地搜索中佔據極重要的位置。

2. 創造高品質、SEO優化的正面內容
這是你發動攻勢的彈藥。你需要系統性地創造出能夠吸引點擊、分享與反向連結的內容,並針對相關關鍵字進行優化。

  • 官方聲明與後續更新: 將你在危機爆發時發布的聲明,製作成官網上的一篇獨立文章或新聞稿。針對「[品牌名] 事件」、「[品牌名] 回應」等關鍵字進行優化。隨著事件發展,持續發布調查進度、改善措施等後續文章,這不僅展現透明度,也創造了更多可被索引的正面頁面。
  • 深度品牌故事與價值主張: 創作一系列深入介紹企業使命、核心價值、社會責任(CSR)計畫、員工故事或產品製造過程的文章與影片。這有助於重塑品牌形象,讓消費者看到你 beyond the crisis。例如,一篇名為「我們為何堅持: [品牌名] 的品質承諾與背後故事」的深度報導,可以有效對沖「[品牌名] 黑心」這類負面搜索。
  • 有價值的資訊型內容: 建立與你行業相關、但非直接銷售的內容中心(Content Hub)。例如,一間食品公司可以創建關於營養知識、食安科普的部落格;一間科技公司可以發布產業白皮書或技術教學。這類內容能建立專業權威,吸引自然流量與高質量反向連結,從而提升整個網站的域權威,讓你的官方頁面排名能力更強。
  • 多媒體內容的威力: 影片(YouTube)、圖片(Instagram)、播客(Podcast)不僅在各自平台上有影響力,也因其豐富的搜尋結果樣式(如影片輪播)而更容易在SERP中佔據版面。製作一系列高品質的品牌影片,上傳到你的官方YouTube頻道,並針對品牌關鍵字進行優化(標題、描述、字幕),有很大機會排名在SERP的前幾名。

3. 積極經營與管理線上聲譽
被動創造內容是不夠的,你需要主動出擊,塑造你的線上生態。

  • 鼓勵正面評論: 在官網、電子報、社群媒體上,溫和地引導滿意的客戶到你的Google Business Profile、Trustpilot或其他相關評論平台留下正面評價。大量的正面評價可以稀釋單一負評的影響力,並在SERP上形成一個正面的評論摘要區塊。
  • 回應所有評論: 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都應予以專業、有禮的回應。對正面評價表示感謝;對負面評價,公開展示你解決問題的意願與誠意(例如:「很抱歉讓您有這樣的體驗,我們已私訊您,希望能進一步了解情況並協助解決」)。這讓旁觀者看到你是一個負責任的品牌。
  • 善問答與知識面板: 監控與你品牌相關的「也有人問」問題,並鼓勵社群或透過官方帳號提供權威、正面的答案。確保你的Wikipedia條目(如果有的話)內容準確、中立,因為它會直接影響Google知識面板的內容。

4. 建立強大的反向連結檔案
反向連結是搜尋引擎排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個擁有大量高質量反向連結的網頁,就像獲得無數張來自權威網站的信任票。

  • 公關外聯: 與產業內有影響力的KOL、部落客、新聞媒體建立關係。邀請他們參觀你的公司、體驗新產品或服務,讓他們基於親身經歷創作正面的內容。這些來自權威網站的連結,對SEO的推動力極強。
  • 客座文章: 在相關行業的知名網站或部落格上發表高品質的客座文章。在文章中,可以自然地連結回你官網上那些重要的正面內容頁面。
  • 資源頁面連結建立: 尋找行業內那些列出有用資源的網頁(例如「最佳XX工具推薦」),禮貌地聯繫站長,推薦你的某個深度內容(如白皮書、工具)值得被收錄。
  • 清除有毒連結: 使用Google Search Console等工具監測你的反向連結檔案,如果發現有大量來自垃圾網站、負面網站的連結,可以考慮使用Google的「拒絕連結」工具,告訴Google不要將這些有害連結計入你的排名評估。

5. 付費廣告與其他戰術的輔助

  • 品牌關鍵字付費廣告: 在危機期間,購買品牌關鍵字的Google Ads廣告。這能確保在SERP的最頂端出現一個你完全控制的訊息。雖然這需要花錢,但能在SEO壓制策略完全生效前,提供一個即時的防火牆。
  • 社會化書籤與平台: 將你的正面內容發布到像Reddit(選擇相關且允許的版)、Quora、Medium等平台。在Quora上回答與你品牌相關的問題,在Medium上發布文章的精華版並引導回官網。這些平台本身權重高,有機會排名在SERP上,增加正面內容的曝光點。

第四部分:長期的品牌聲譽建構——從治標到治本

危機處理與SEO壓制是治標,真正的治本之道在於從根本上杜絕危機的根源,並建立一個堅不可摧的品牌聲譽。

1. 將誠信與透明融入企業DNA
最好的危機管理,就是讓危機不要發生。建立開放的企業文化,鼓勵內部吹哨機制,對產品品質、客戶服務、員工待遇堅持最高標準。當企業行事端正,負面攻擊的基礎自然薄弱。

2. 建立持續的聲譽監測機制
將輿情監測與聲譽管理常態化,而非危機時的臨時手段。定期進行SERP健康檢查,及早發現潛在的負面內容,在其發酵前就進行小規模的SEO壓制或溝通化解。

3. 培養品牌的「社會資本」
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太平時期建立的社會資本,會在危機時成為你的「信任銀行」。當公眾對你有既存的正面印象,他們在接收負面資訊時會更傾向於給你一個解釋的機會。

4. 將客戶置於中心
建立無與倫比的客戶體驗。一個滿意的客戶是你最好的品牌大使。他們的正面口碑、推薦與線上評論,是對抗負面聲量最堅實的防禦工事。

結論

移除搜尋引擎上的負評,是一場漫長而複雜的立體作戰。它沒有單一的魔法按鈕,而是一個融合了緊急公關應變、法律評估、深度SEO技術與長期品牌建設的綜合性策略。成功的關鍵在於:

  • 接受現實: 理解你無法讓所有負面內容消失,目標是管理其能見度。
  • 速度與真誠: 危機初期反應要快,態度要誠懇。
  • 內容為王: 用大量高品質、相關、優化的正面內容淹沒負面訊息。
  • 連結為后: 透過公關與外聯,為你的正面內容建立強大的權威背書。
  • 長期思維: 將聲譽管理視為一項永不停止的長期投資,而非臨時抱佛腳的救火行動。

最終,當你在搜尋引擎上為你的品牌建立起一道由官方訊息、正面新聞、客戶讚譽與價值內容所構成的「馬其頓防線」時,單一的負面聲音將難以穿透這道堅實的屏障,你的企業也將在數位世界的風浪中擁有更強的韌性。

Google 評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