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評處理方式

Google 的人工審查員是如何判定某個商家上的負評違反了評論政策?

Google 人工審查員判定商家負評違規的完整指南:政策、流程與實例解析(2025 年最新版)

一、Google 評論政策的基礎框架

Google 商家評論作為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參考,其公正性建立在嚴格的內容政策之上。2025 年政策更新後,核心原則更強調 「真實體驗」、「無利益衝突」 和 「內容相關性」。人工審查員判定負評是否違規時,嚴格依據以下政策條款:

  • 禁止虛假與垃圾內容
    包括未實際消費的虛構評論、自動化程式生成的灌水評論,或同一用戶多次發布相似內容。例如:競爭對手員工偽裝顧客發布的負評,或商家購買大量假好評抵銷負評,均屬此類。
  • 禁止無關內容與仇恨言論
    若評論聚焦於政治立場、種族歧視,或洩露個人隱私(如員工全名、顧客聯絡方式),與實際消費體驗無關,即構成違規。例如:「老闆政治立場可惡,大家抵制!」(實際未提及服務問題)。
  • 利益衝突限制
    現職/離職員工、競爭對手、家族成員的評論必須揭露身分關係,否則將被移除。例如:離職員工因勞資糾紛留下的一星評論而未聲明關係。
  • 違法與危險內容
    包含暴力威脅(如「要燒掉這家店」)、非法服務推廣(如毒品交易),或兒童剝削內容。

▍ 表:Google 評論政策違規類型與判定要點

違規類型人工審查重點常見觸發情境
虛假評論是否可驗證消費紀錄?IP是否異常?競爭對手攻擊、假帳號灌水
無關內容是否基於實際體驗?是否含歧視性言論?政治謾罵、人身攻擊
利益衝突是否揭露身分關係?是否涉及評分操縱?員工報復、親友護航
違法內容是否威脅人身安全?是否推廣非法商品?暴力恐嚇、非法服務廣告

二、人工審查流程:從檢舉到判定的 4 階段

階段 1:檢舉與初步過濾

商家或用戶透過 Google 商家檔案後台或 Google 地圖提交檢舉,填寫違規類別(如「垃圾內容」、「仇恨言論」)。系統會先以 AI 模型預篩,分析評論模式(例如:同一 IP 短時間大量負評、用詞重複性過高)。2025 年更新後,AI 更強化 「行為模式分析」,偵測異常帳戶(如新註冊帳戶集中攻擊單一商家)。

階段 2:人工審查員的 5 大判定基準

當 AI 標記可疑評論後,案件進入人工審查。審查員需交叉驗證以下證據:

  1. 消費真實性:檢視用戶定位記錄、交易憑證(若可用),確認是否曾到訪商家。
  2. 內容關聯性:分析評論是否描述具體消費環節(如餐點品質、服務速度),或偏離主題(如僅抱怨停車費太貴)。
  3. 語言合規性:檢查是否含髒話、性暗示詞彙,或對特定族群(性別、種族)的攻擊。
  4. 利益關係揭露:透過帳戶資料比對,確認是否為員工、競爭對手或親友。
  5. 證據充分性:商家若提供監視器畫面、訂單紀錄等反證,將提高判定權重。

階段 3:判決與分級處置

  • 刪除評論:確認違規後,移除評論並通知檢舉者。
  • 帳戶處罰:累犯者暫停評論權限,屢犯則永久封鎖。
  • 商家檔案標記:大量造假者,其商家頁面會顯示 「可疑活動警告」

階段 4:申訴機制

若商家對結果不滿,可於 7 天內提出一次性申訴,需附加具體事證(如對話截圖、簽單)。二次審查由資深審查員處理,裁決即為終局。


三、實戰案例解析:合規 vs. 違規負評

✅ 合規負評(即使一星也會保留):

案例
「服務慢到離譜!預約 7 點入座,等到 7:40 才帶位,詢問櫃台只回『稍等』,毫無歉意。不推。」
審查判定
描述具體服務缺失(等候時間、應對態度),無人身攻擊,基於真實體驗 ➜ 保留

❌ 違規負評(將遭刪除):

案例 1:虛假內容
用戶 IP 位於海外,從未到訪台灣,卻留負評:「這家電器行賣瑕疵品!」商家提供當月顧客簽收單佐證無此人 ➜ 刪除

案例 2:仇恨言論
評論寫:「女店長穿短裙露腿是想勾引客人吧?這種低級店快倒閉!」 ➜ 涉及性別羞辱與無關臆測,刪除

案例 3:利益衝突
離職員工未聲明關係,留言:「老闆苛扣薪資,別來應徵!」 ➜ 屬勞資糾紛非消費體驗,且未揭露身分,刪除


四、商家自救策略:有效檢舉與聲譽管理

正確檢舉 3 步驟:

  1. 登入 Google 商家檔案後台,進入「評論」分頁。
  2. 點擊該評論旁「⋯」圖示 → 選擇「檢舉不當內容」。
  3. 勾選違規類別(如「垃圾內容」)→ 提交並留存案件編號。

提升檢舉成功率關鍵:

  • 附加證據:上傳監視器時間戳、訂單編號、對方威脅訊息等。
  • 精準對應政策條款:避免模糊描述,直接引用政策項目(如:「此評論違反『利益衝突』第 3 項」)。
  • 避免濫用檢舉:若因「不滿意服務」檢舉,卻無違規事證,可能降低帳戶可信度。

無法刪除時的聲譽管理:

若負評未違規但影響評分,可採取:

  • 公開專業回覆:展示解決意願,例如:「抱歉讓您失望!我們已增加晚班人力縮短候位,誠摯邀請再次體驗。」
  • 鼓勵真實好評平衡:提供「售後滿意度調查」連結引導忠實顧客回饋,但 嚴禁提供換五星贈品(違反反操縱政策)。

五、2025 政策趨勢:AI 輔助審查與跨國合規

  • AI 深度整合:人工審查員搭配 NLP 模型分析語意矛盾(如:「難吃到吐」但未描述餐點),並追蹤帳戶行為(如:只留負評無其他活動)。
  • 全球屬地主義:歐盟商家可直接檢舉第三方平台評論;中美則加強取締 「付費刷評工廠」,違者面臨營業額 10% 罰款。
  • 開源模型透明化:Google 公開部分審查準則資料集(如:仇恨言論關鍵字庫),供開發者優化在地合規7。

💡 專家洞察:人工審查非完美解方,2025 年爭議案件平均需 3.8 天裁決。商家應以 「改善體驗」 為本,過度聚焦刪評論反易忽略真實服務問題。


結語:在合規框架下維護聲譽的關鍵思維

Google 人工審查的核心精神是 「保護真實聲音,剔除惡意操弄」。商家需透徹理解政策邊界(如:可檢舉誹謗,但無法刪除主觀抱怨),並建構 「投訴閉環管理」(從消費現場到線上回覆的系統性處理)。面對負評,與其視為威脅,不如轉化為 「免費的顧客心聲資料庫」,方能驅動實質優化。

Google 負評刪除服務

Google 評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8 + 1 =